
服務熱線
男子突發急性肝衰竭 只因不聽醫生的話!
- 發布來源:
- 時間:2023-11-17
【概要描述】
50多歲的李先生,服用乙肝抗病毒藥物近十年,期間,肝功各項指標一直保持正常,身體狀況良好。半年前,李先生感覺自己已恢復健康,沒有聽從醫生的叮囑繼續服藥,并時常飲酒,近期突然出現眼睛發黃、面部發黃、發熱、惡心、嘔吐、乏力、譫語等癥狀,隨即到奇山醫院就診。經檢查,總膽紅素、谷丙轉氨酶、凝血酶原活動度等多項指標明顯異常,經專家會診,確診為慢加急性肝衰竭。
慢加急性肝衰竭是指在慢性肝病基礎上,短期內出現以黃疸、腹水、肝性腦病和凝血功能障礙等為主要表現的肝細胞大面積壞死或嚴重肝功能損害的一種臨床綜合征。本病的主要臨床特征是起病急,進展迅速,病情兇險,常伴發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達50%以上。
專家提醒,慢乙肝患者在抗病毒治療期間,一定要謹遵醫囑,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不可隨意停藥
目前,治療乙肝的抗病毒藥物主要是抑制病毒復制,不能殺滅病毒。一旦突然停用乙肝抗病毒藥物,殘存的乙肝病毒會大量復制,大量復制的病毒會攻擊肝細胞,導致肝細胞出現炎癥、壞死,甚至出現急性肝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臨床上有很多因為自行停藥導致病毒反彈,使肝臟功能損害加重的病例,所以應在醫生指導下合理服藥,才是最安全可靠的。
按時服用藥物
在服用抗病毒藥物期間,要養成一個規律的服藥習慣,每天定時服用,目的是保持穩定的血藥濃度,以便于最大程度地抑制病毒復制。
若常常漏服或不按時服藥,對疾病的康復是不利的,其最終結果會導致,HBV DNA遲遲不能轉陰,肝功反復異常,并會逐漸誘導病毒產生耐藥。
保養治療相結合
乙肝患者在抗病毒治療期間,還需要注意日常飲食和生活習慣,做到保養治療相結合。
飲食方面,應清淡飲食,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不要飲酒;生活習慣方面,應該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不要熬夜,保持樂觀的態度。
定期檢查
因為部分乙肝抗病毒藥物對腎臟、骨骼等可能會造成一定損害,因此長時間服用乙肝抗病毒藥物的同時需定期檢查。通過檢查,了解治療效果以及藥物是否造成其他影響,從而讓醫生根據檢查結果調整用藥方案。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重大新聞

*網站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就醫請遵照醫生診斷*